说课稿
【推荐】说课稿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一)
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计量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题。第10页的例题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教材没有用定义的方式说明容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第11页的例题是认识升是生活中常用的容量单位,通过实验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第12页的“想想做做”,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倒水过程图片的观察,借助简单推理比较不同容器的容量的大小,加深对容量含义的认识;接着通过了解生活里常见容器的容量,进一步体会升的含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最后通过简单的估计活动,强化学生对1升大小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4.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实际意义,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构建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对1升的表象,深化体验,提升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一个容量为2升的饮料瓶,净含量为1升的饮料瓶1只,容量相近的茶杯两个,每组准备大小不同的饮料瓶各1个,塑料盆一个、量杯一个、六个一次性杯子。滴水龙头一分钟滴下的水,等。
二、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时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感悟容量单位产生的需要,发挥其主体作用,积极构建;课中教师主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的介入,组织进入不同的活动环节。
2、注重实践操作:本课设计了多次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第一环节中设计了观察推理活动感知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二环节设计了辨一辨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关于容量单位的意义。第三环节设计了三次倒水的活动,体验1升的多少,第四环节设计了估一估、猜一猜、算一算等环节,加深学生对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理解。
3、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发挥其展示性好的特点,再现生活情境,提供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含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一、
理解容量的意义
1.观察法了解容量的大小:
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哪个杯子能盛的水多,进而引出一个玻璃杯容量大一些、另一个玻璃杯容量小些的结果。再让学生小组内进观察准备的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进行组内交流,说说哪个容量大一些,哪个容量小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体会容量的含义,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学生猜测的结果会有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用倒水法比较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3、观察推理容量的大小:
出示三个杯子,请大家猜一猜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小。学生猜测后,课件播放倒水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学生能力各异,接着用图示进行分解,细说出推理过程,旨在让学生都能比较清楚的进行推理。最后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观察图后直接判断容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利用倒水的情境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本环节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倒水的过程,使情境更生活化。由动态走向静态,思维力度逐渐增加。
二、感受容器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通过对话解读引出冷水壶的容量可以用倒满几杯水来表示。
2、由猜测老师家的冷水壶能倒满几杯水,再到用课件快速展示两次倒水过程,得到冷水壶装满水后能倒满3杯水和能倒满8杯水的不同结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冷水壶的容量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的量器来计量的需求。
3、再引出一段容量单位来历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感知容量单位的来龙去脉,暗合刚才学生的体验过程。
【设计意图】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学中需要有告诉,关键是如何告诉是有艺术的”,这句话一直深刻在脑海中,本环节在教学容量单位时,就力求通过创设冷水壶能倒几杯水的问题情境,产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需求,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以有意义接受的方式结构容量单位。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出示超市平面图:说说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
2.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商标特写,让学生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找出容量单位。
3、提取容量单位,引导概括容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多少的,引出升和毫升的意义。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的信息供学生选择,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取有用信息,不仅概括出容量单位是常用来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
四、感知1升的多少
1.直接告知人们是怎样规定1升有多少的。借助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初步建立1升的概念。
2、组织学生倒1升水活动,体验1升有多少。
3、用1升水倒进一次性杯子,看能倒几杯,最后借助一段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饮水常识与升的关系。
【设计意图】新课程观这样认为:注重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丰富的活动中交流。本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学生三次倒水的体验活动,使之对“1升有多少”有比较深刻的感知。
五、应用拓展
1.辨一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容器,让学生辨别哪些容器的容量大于1升。
2.估一估:(经历三个阶段)
(1)实物估计:先估教室中的纯净水水桶的容量, ……此处隐藏8756个字……,训练为主线,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新课标理念,课堂上定能出现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及较好的效果,必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但在实际授课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学生搜集材料的平台单一,所掌握的材料单调、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协调学校的图书馆、微机室等信息平台,让学生能更多的掌握材料。
以上是我对自己所执教的《桥之美》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及对教学设计的说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领导和评委指正。
说课稿 篇6尊敬的各位评委上(下)午好:
一、教材解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品德与生活 》, 一年级上册五单元中的主题 《 亲亲大自然 》。
本主题的主要内容是:
1、亲亲大自然
2、美丽小问号
3、想个好办法
本主题训练的要求是:
在与大自然交朋友中,通过动手,动脑,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本主题的教学
教学重点:学生有感受四季、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四、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她们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领悟和积累,课堂教学中遵循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各种情景,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掌握本主题的教学重点。
2、赏识激励法。学生在讨论质疑,交流体验等各个环节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
个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所以本主题的学法指导是: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为达成本主题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按照品
生品社教学流程我把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大环节:课前感知、课中体验、课后践行,现在我就这几个环节说一说对本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谈旅游,欣赏美景图片
(通过这几个活动让孩子对主题进行初步感知,获得初步的 认识,为课中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二)合作交流,体验生活
你喜欢的季节有那些美好的景物,同位前后位之间,说一说,讨论一下,看谁把自己喜欢的季节描绘的美。
让我们由衷的说一句:大自然真美!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一)、大自然的求救信
1、乱摘花草
2、乱扔垃圾
3、捉小鸟
4、垃圾扔水里
同学们真有爱心,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大自然会永远美丽的。
(二)、环保公约
为了让更多的人爱护大自然,我们制定个环保公约吧!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我们的双手为我们学校来自大自然的朋友们去
“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教师应把视线转移到课堂外的学校、家庭、社会中,将课堂上初步获得的知识及时地去实践、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财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六、板书设计:
根据活动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活动的主题,便于孩子整体把握教材,促进孩子对本主题内涵的领悟。
七、教学反思:
卡迪尔说:“我思故我在”人不能躺在感知的温床上,而要走在智慧的跑到上,们教师让做有思想的教师,让学生享受有思想的教育你,所以本主题活动后我就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发现:
说课稿 篇7一、说幼儿
我班幼儿的平均年龄在6周岁左右,平时喜欢探究问题,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特别是对玩具有着浓厚的兴趣,玩具的名称、款式、玩法、等等是小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小朋友也经常把家里的玩具带来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色彩和情趣,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谈话《老玩具我知道》,幼儿对老玩具有一定的了解。
二、说教材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事物都使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总是在向父母或身边的人寻找答案,脑袋里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为什么!本节教学活动恰恰也是根据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玩具选择的教学内容,探索好玩老玩具。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三、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谈话教育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并学习老玩具的一些玩法,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根据《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等实际,我将本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 了解有中国特色的老玩具。
(2) 有玩这些玩具的兴趣和愿望,并学习老玩具的新玩法。
(3) 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让孩子认识老玩具。
难点:找出玩具不同的玩具和方法。
五、活动环节
1、激趣导入:出示课件,激发第一次认识老玩具的兴趣。
(1) 引导幼儿为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教师提问: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怎么玩儿?
(2) 引发幼儿玩这些玩具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提问:这么多玩具你最想玩哪个?或者喜欢玩哪个?为什么?
(3) 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学习老玩具的新玩法。
教师提问:谁能在玩这些玩具的时候有新鲜的玩法?
(4) 引导幼儿为这些老玩具分类。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有这么多玩法,它们有相同玩法的吗?咱们能不能给它们分类?那些事属于同一类的呢?
教师可从玩具的玩法、在室内或室外玩、会玩或不会玩等多角度引导幼儿分类。 最后:教师带领幼儿在室外玩各种老玩具玩法。
活动延伸:
教育活动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探索的开始。所以,我把活动作了进一步的延伸:让幼儿在室外玩各种老玩具玩法。
文档为doc格式